close


定期日額醫療險跟終身醫療險哪個好,一直以來是爭論不休的話題,
站在業務端的立場來看,當然是終身醫療險好,因為保費較高,客戶接受度比較高。
但是有時候客戶想要,只是因為他不知道箇中真正的差異在哪。
大多數的人只知道終身醫療險,我只要繳費20年,就有終身的保障。
更有業務將所謂租的醫療險還是買的醫療險(以房子做比喻)的話術講的頭頭是道,
乍聽之下似乎是有很有道理,但是,真相呢?

首先我們先來假設一位31歲男性要買醫療險,當時銀行活存利率僅有0.5%,在猶豫著究竟要買定期還是終身好。
以下表格,是一些數據的展現。先看到第二及第三行,分別代表的是定期及終身所有繳的保費。

在忽略時間價值的情況下,如果直接將數字加總,
則定期至75歲為止所繳總保費為232,800,終身則為286,000,
這時候最常聽到業務端說:
"終身醫療險是一張不用錢的醫療險,在身故時會將所繳總保費*1.05扣除已理賠金額後還給受益人
   一張不用錢的終身醫療險,多棒啊!不是嗎?而定期的,保費猶如肉包子丟狗,有去無回,且只保
   障到75歲而已,這樣75歲之後需要醫療保障時怎麼辦?而且根據健保局的統計,人一生的醫療費用
   約為24x萬,我們這個醫療帳戶有300萬的額度,可以保障你老年後的生活。"

但是問題來了,24x萬並不是純住院病房的費用,還有包含其他的醫療費用。
根據健保局統計人的一生住院平均天數為44天,在住一天理賠1500的情況下,
44天共理賠66,000,如果全都發生在75歲前,定期保費較便宜,勝!
全都發生在75歲以後,難道這66,000的風險只能靠保險轉嫁?

再來就是貨幣時間價值的問題,我記得15歲左右,一個陽春麵還只要15元,現在呢?比較多的是30元,就算25元好了。這代表什麼意思?同樣的1500元,在15年前,可以買100碗麵,現在呢?60碗。這代表什麼?代表我們的購買力正在減少…。15年的光陰而已,購買力已經流失這麼多了,試問在我75時,還能買幾碗?同樣的1500,隨時時間的流逝,購買力不斷地在貶值,到時或許只剩下800不到的價值。

接下來看的是成本面,我們將貨幣時間價值考慮進去看定期與終身之間的差異。
在此先假設物價膨脹率為2%,但事實上以那碗麵的漲價幅度來看,這15年來的物價膨漲率約為3.72%,但沒關係,這方面讓定期吃點虧來比較。事實上活存利率一直維持0.5%來看,算有點低估,但還是讓定期吃點虧沒關係。以下在算現值及終值時皆以2%來計算。


 

現在買的成本

80歲時的終值

差額存在銀行到80歲的價值

男性

定期

終身

定期

終身

定期

終身

31~35

$3,150

$14,300

$143,662

$237,660

$423,703

$694,866

$394,566

36~45

$3,945

$14,300

46~50

$4,725

$14,300

51~55

$4,725

$0

56~65

$5,160

$0

66~75

$7,875

$0

 
1、將各期所繳保費折現回來,可以看到定期的成本較低。折現的意義是什麼?有考過投資型保險證照的業務們應該要懂,不懂的話,代表考那張證照也只是在騙吃騙喝的而已。淺白一點的意義大略就是:現在的一元跟十年後的一元,價值會相同嗎?十年後我帳戶裡想要有一元,現在要存多少錢?我想大家都知道,不到一元。所以上表的第四行及第五行即是分別將定期45年來每年所要繳的保費及終身醫療險20年來所要繳的保費通通折現到第一保單年度的現值。答案是定期的成本約為終身的一半。

2、在未發生理賠的狀況下,至80歲時(國人平均餘命在80歲上下),終身醫療險會退還所繳總保費*1.05,所以為$300,300。而在31歲至50歲間定期及終身間的差額固定存在銀行,到80時為$394,566。接著就是來看每年所繳的保費到80歲時的終值,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。同樣的1元我今天不拿來買保險,拿去買其他的東西,50年後,其價值難道還會是1元嗎?因此在比較時也要將時間價值考慮進去。所以到80歲時,定期的時間成本為$423,703$394,566$29,137終身的時間成本則為$694,866$300,300$394,566由此可知,以終值來看的話,定期的時間成本連終身的十分之一都不到。

3、75歲之後有發生理賠的狀況下,在只探討基本的理賠項目下,兩者住院一天都是理賠$1,500,在總共住了200天的情況下,定期的時間成本為$423,703($394,566$300,000)=$329,137( 因為75歲之後的醫療費用是靠年輕時存下來的錢,所以從銀行存款裡扣掉這些住院的錢。)終身的時間成本則為$694,866($300,300$300,000)$694,566(因為保費有去有回的部分尚需扣掉已理賠金額,故這筆也要扣掉)。定期的時間成本略為終身的一半。以存款裡的錢來看,在75歲之後夠住263天,然而真的住的到這麼多嗎?以健保這個無底洞越來越大的狀況來看,難啊!或許會有極端值,如果要拿極端值來反駁的話,我也無話可說。

4、75歲之前發生理賠的話,則不管怎麼賠,都是定期划算,因為可以用較低的保費獲得一樣的保障。

結論:數字會說話,孰優孰劣,答案很明顯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njia 的頭像
    jenjia

    保險規劃

    jen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